武漢,作為我國的交通要塞,素有九省通衢的美稱,在水陸空三位一體的交通運輸方面都具備強大的優勢。不過,武漢的優勢遠不止如此,在高等教育方面同樣毫不遜色,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鎮之一,在校大學生高居我國甚至是世界各大城市前列。
更讓人羨慕的是,武漢不光是在校大學生多,在大學生質量方面也是全國首屈一指的,在我國高校屆也是僅次于北京上海的存在。在武漢,除了華中科技大學和武漢大學這兩所985雙子星大學之外,另外還有武漢理工大學、華中師范大學、華中農業大學等高校相互存托,構筑了武漢高校的基礎架構。
2022年校友會高校排名,武漢前10有2所,前百有8所
校友會排名,是我國較有影響力的排名之一,在剛公布不久的高校排名中,武漢高校的成績表現不俗。有2所高校進入了前十,僅次于北京和上海,在前100名的高校中,武漢有8所入圍。
武漢入列前十的高校相信不用我說大家都知道,那就是武漢大學和華中科技大學;進入前100名的高校除了上述兩所雙子星高校之外,還有武漢理工大學、華中師范大學、華中農業大學、中南財經政法大學、中國地質大學(武漢)以及武漢科技大學。
2022年校友會中國大學排名(總榜)30強如下:
其中,武漢大學排位最高,位列我國內地高校第5位,華中科技大學位列內地高校第9位,位列武漢高校第5位;武漢理工大學位居內地高校第35位,武漢第3位,華中師范大學位列第37位、華中農業大學位列第45位、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第46位、中國地質大學(武漢)位列第69以及排在第85位的武漢科技大學。
校友會本次排名中,部分高校的排名如下圖。
表現出色的武漢理工大學和武漢科技大學
相較而言,除了武大華科之外,本次武漢高校中,表現較為出色的是武漢理工大學和武漢科技大學。一所是在漢非985高校中的第一,不愧是被譽為984.5的高校;而武漢科技大學作為非雙一流高校,能夠進入前100名,也算是非雙一流高校中的翹楚了。
武漢理工大學
武漢理工大學:簡稱武漢理工,位于湖北武漢市,是我國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,首批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,“211工程”建設高校。學校由教育部和交通運輸部、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共建。
武漢理工入選了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、“111計劃”、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、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、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、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、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。
學校校史:學校辦學源頭起源于1898年湖廣總督張之洞奏請清政府創辦的湖北工藝學堂, 2000年5月27日由原武漢工業大學、武漢交通科技大學、武漢汽車工業大學合并組建 。武漢工業大學源于1948年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東北軍區軍工部工業專門學校,歷經傳承與發展,1985年更名為武漢工業大學,1998年由原國家建筑材料工業局所屬劃轉為教育部主管。武漢交通科技大學源于1946年的國立海事職業學校,歷經傳承與發展,1993年更名為武漢交通科技大學,隸屬原交通部。武漢汽車工業大學源于1958年的武漢工學院,歷經傳承與發展,1995年更名為武漢汽車工業大學,隸屬原中國汽車工業總公司。
學科建設:學校已形成以工學為主,理、工、經、管、藝術、文、法等多學科相互滲透、協調發展的學科專業體系?,F有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9個,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45個,博士后科研流動站17個;有22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,39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領域。
現有本科專業92個,其中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8個、國家特色專業15個、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專業28個、國家綜合改革試點專業4個、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專業2個。在我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,材料科學與工程獲A+,機械工程、交通運輸工程、設計學、馬克思主義理論等學科獲B+。下圖顯示了武漢理工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的詳細結果,供大家參考。
序號 |
學校代碼 |
學校名稱 |
一級學科代碼 |
一級學科名稱 |
評選結果 |
1 |
10497 |
武漢理工大學 |
0805 |
材料科學與工程 |
A+ |
2 |
10497 |
武漢理工大學 |
0305 |
馬克思主義理論 |
B+ |
3 |
10497 |
武漢理工大學 |
0802 |
機械工程 |
B+ |
4 |
10497 |
武漢理工大學 |
0823 |
交通運輸工程 |
B+ |
5 |
10497 |
武漢理工大學 |
1305 |
設計學 |
B+ |
6 |
10497 |
武漢理工大學 |
0202 |
應用經濟學 |
B |
7 |
10497 |
武漢理工大學 |
0810 |
信息與通信工程 |
B |
8 |
10497 |
武漢理工大學 |
0812 |
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|
B |
9 |
10497 |
武漢理工大學 |
0814 |
土木工程 |
B |
10 |
10497 |
武漢理工大學 |
0830 |
環境科學與工程 |
B |
11 |
10497 |
武漢理工大學 |
1201 |
管理科學與工程 |
B |
12 |
10497 |
武漢理工大學 |
0801 |
力學 |
B- |
13 |
10497 |
武漢理工大學 |
0819 |
礦業工程 |
B- |
14 |
10497 |
武漢理工大學 |
0824 |
船舶與海洋工程 |
B- |
15 |
10497 |
武漢理工大學 |
0835 |
軟件工程 |
B- |
16 |
10497 |
武漢理工大學 |
0837 |
安全科學與工程 |
B- |
17 |
10497 |
武漢理工大學 |
1202 |
工商管理 |
B- |
18 |
10497 |
武漢理工大學 |
1301 |
藝術學理論 |
B- |
19 |
10497 |
武漢理工大學 |
0807 |
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 |
C+ |
20 |
10497 |
武漢理工大學 |
0811 |
控制科學與工程 |
C+ |
21 |
10497 |
武漢理工大學 |
0817 |
化學工程與技術 |
C+ |
22 |
10497 |
武漢理工大學 |
0804 |
儀器科學與技術 |
C |
23 |
10497 |
武漢理工大學 |
0301 |
法學 |
C- |
24 |
10497 |
武漢理工大學 |
0809 |
電子科學與技術 |
C- |
25 |
10497 |
武漢理工大學 |
0833 |
城鄉規劃學 |
C- |
師資力量:武漢理工現有教職工5381人,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,中國工程院院士4人,比利時皇家科學院院士1人,澳大利亞工程院院士1人,歐洲科學院院士2人,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,世界陶瓷科學院院士1人等。
寫在最后
武漢,作為國家戰略計劃之一的中部崛起的帶動城市,只有同時在經濟、文化以及政治等各領域在華中地區處于領頭的位置,才能夠更好的帶動周邊城市快速崛起。而從目前武漢這三方面的指標來看,都符合中部領頭羊的本色。
在經濟方面,盡管經過了疫情的肆虐,武漢能夠在短短兩年時間恢復元氣,并且能夠取得較快的發展,2021年以超過1.77萬億的GDP總量位居我國各大城市的第9位,高等教育方面也可以算是中部各省市的中心,同時武漢又是國家中心城市,勢必承載著中部崛起的主力軍。
本文來自互聯網用戶投稿,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,不代表學習巴巴網立場。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,不擁有所有權,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。如若轉載,請注明出處:http://www.sterling-hvac.com/26705
如若內容造成侵權/違法違規/事實不符,請聯系學習巴巴網進行投訴反饋,一經查實,立即刪除!